欢迎访问洛阳市教育局网站
星期五, 2024年9月20日  
洛阳市教育局
首页   >   通知
洛 阳 市 教 育 局 关于全面实施洛阳市教育信息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10/11 9:34:00      浏览次数: 3820       打印
洛教电〔2013〕258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文件精神,按照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教育信息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政办〔2013〕85号)文件(见附件1)部署安排,为做好我市教育信息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要求
1、明确工作任务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省、市试点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本辖区工作目标,积极协调各部门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要组织专家队伍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试点工作的项目选择、组织实施、评估验收、通报表彰、宣传推广等工作的督导检查,按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等原则规范工作方向,确保试点项目顺利进行。
2、鼓励创新试验
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要把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推进试点工作的出发点,要充分考虑各县(市、区)及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试点工作为抓手,开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
3、加强队伍建设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组建试点应用指导专家队伍,要加大力度组织校长参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积极培养具有数字教育资源研发能力的教研队伍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网络管理与运维专业队伍,要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准入、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推广教研应用
要加大教育信息化教学教研力度,按照《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指南》指导各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数字教育资源应用领域的研究,要在各类教育、教研、教学竞赛和评比活动中突出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要注重数字教育资源的体现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5、定期督查指导
各县(市、区)要组织专家定期对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与评估,对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师生不满意的试点项目予以调整,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试点项目进行增补。各单位要按照试点工作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试点方案,要建立试点工作简报制度,通报试点情况,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加以推广。试点过程中涉及的重大政策调整、重大举措改革,要及时上报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试点项目
(一)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应用
1、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各单位开展试点工作要充分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河南省教育云资源平台(www.hner.cn)、洛阳教育城域网(www.lyenet.org)和洛阳市班班通综合服务平台(www.zybbt.com)等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在我市的部署已经完成。各单位要依托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在教育、教学、教研中广泛开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充分利用云计算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可以更加方便的建设资源、共享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获得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网络备课,网络教研,网络答疑,布置作业等,可以依托网络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学生在平台上,可以获得授课教师及区域内、外名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和特色辅导,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已注册的教师请教,通过网络互动,得到个性化辅导。
学校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反馈,并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及时跟进和调整相关工作,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平台还及时向家长提供孩子学习的行为和动态等信息,为家长与学校教师及时沟通搭建便捷通道。实现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教育新模式。
全市所有学校均要组织开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试点项目。
2、师生网络空间应用
全市所有学校的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上实名注册个人空间。学校要制定制度加强管理,要规范师生在网络空间上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应用,通过建设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教育新模式,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要把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与现实中教学实践环境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3、十种模式规模化应用
模式1:专递课堂----同步课堂
同步课堂模式主要应用于帮助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开足开好国家新课标规定的课程,重点在小学英语、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信息技术等四个学科开设同步课堂。同步课堂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相关空间进行,一个虚拟课堂由1个播出教室和1-5个接收教室构成,要统一安排虚拟课堂课程表,统一组织播出、接收、教学。
模式2:专递课堂----推送资源
推送资源模式主要为广大教师推送支持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试点学校选择各学科1-2种覆盖面广的教材版本,推送系列数字教育资源。平台根据教师需求将支持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包推送到教师空间,帮助教师备课、上课、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生成的资源可以上传到资源平台上进行共享。
模式3:专递课堂----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利用平台提供的智能导航工具,使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平台通过推送探究性学习工具和资源,帮助教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领导应加大支持教学模式创新的力度,保证参加试验的教师进行分组教学时,每个小组应具备一台上网终端。探究性学习由任课教师或学生自行组织,经学校审核后由平台向教师空间或学生空间推送相关工具和资源。
模式4:名师课堂----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模式主要用于名师讲解学科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讲授内容以各学科和专业课程章节重难点和期末总结为主。在各学科中选择具有迫切需求的学科和专业课程优先开展试点。我市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认证的名师,经所在学校同意,平台将向其空间推送相应工具,教师在其空间内可以自行开设相关讲座,学生自愿参加。
模式5:名师课堂----“名师”导学
“名师”导学模式通过将教师课堂讲授与智能学习系统(“名师”)的诊断与导学相结合,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初中学校选择若干学科开展试点。试点学校应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有计划的使用智能学习系统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学校空间向平台提出申请,平台向相关教师空间推送相应工具,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名师”导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网上学习记录给予指导帮助。
模式6:名校网校课堂----网校选课
网校选课是利用平台汇聚的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高中网络选修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网络课程提供服务,在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试点。试点学校经其空间向平台上相应的网校提出申请,平台向相关教师空间推送相应链接,试点学校师生利用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开展教与学活动。
模式7:名校网校课堂----网校辅学
网校辅学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选修名校网校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平台将首先汇聚基础教育名校和网校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时,平台将根据学生学习风格和知识能力水平逐步通过推送服务以及提供智能导航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模式8:网络协作教研----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
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模式是利用平台提供的虚拟教研社区功能,组织不同区域教师开展协作教研活动,重点要开展城乡之间对口援助教研,通过组织主持教研活动的名师或名师团队,共同开展活动设计,选择教研主题,实现城乡教师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每个教研社区应作为平台上的一个机构空间。教师经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将自己空间与机构空间相链接,与不同区域的同行进行交流研讨。
模式9: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
区域内网络协作教研模式主要用于帮助本地常规教研活动迁移到平台上进行,减少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有效提高本地教研效率和效果,主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和有条件的学科开展试点。区域内网络协作教研应与日常教研密切结合,由本地教育部门主持并通过机构空间向平台提出申请,每学期应确定采用网络协作教研的学科主题、开展活动设计,选定具有一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研员主持并组织实施。教师应将自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凯旋东路51号(原市委院内)   联系电话:0379-63253184   网站事务电话:18903880417

洛阳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监督电话:工作时间  0379-63256103  非工作时间  0379-63253276

版权所有 © 2024 洛阳市教育局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主办单位:洛阳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益仁电子

洛阳教育公众号

洛阳教育公众号